Bing Feng Qu

屏风曲

--李贺

Die Qi Dan Zhu Yin Jiao Guan ,Shui Ning Ya Lu Liu Li Qian ,Tuan Hui Liu Qu Bao Gao Lan ,Jiang Huan Jing Shang Zhi Jin Ch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鸭绿琉璃钱,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Chen Xiang Huo Nuan Zhu Yu Yan ,Jiu Gong Wan Dai Xin Cheng Huan 。

沉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Yue Feng Chui Lou Bing Wai Han ,Cheng Shang Wu Ti Chu Nv Mian 。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屏风曲的翻译

暂无

屏风曲的注释

暂无

屏风曲的赏析

诗歌以屏风为题,诗人很自然地从描绘屏风落笔。开头三句,一扇扇屏风由银铰链相连接,曲折排开,上面有精美的图画,画着蝴蝶栖立于石竹花上,那是一种红白色美丽的花,深受妇女们的青睐,李白《宫中行乐词》有“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的句子。又画着清澈的流水,澄碧如鸭头绿色,水面上摇漾着新生的荷钱,荷钱也许是以琉璃镶嵌而成,显得珠光宝气。十二扇屏风成为六重曲折,回环分隔出女主人寝息的地方。“抱膏兰”三字很有讲究,膏兰指芳香的脂烛,下一“抱”字,将屏风以内与屏风以外隔绝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屏风之内,以灯烛为中心,是一个明亮温馨的世界,一道屏风挡住四周黑暗的侵袭,柔和的烛光照射在画屏上面,映出那明艳的色彩与初夏时节迷人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诗人接连用了三句诗,描写这道起着分隔与装饰环境作用的屏风,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特定的时空之中,读者的兴趣开始集中到屏风所环的小小天地。这里,不仅写出屏风之美,环境之雅,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出场。

第四句写女主人入睡前正在卸装,她从鬓鬟上退下金钗——刻作蝉形——往妆镜台上一掷。诗人凭着敏锐的形象捕捉能力,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了极普通极琐细的一个动作,将金钗随手一掷,或许那已是日日重复,习惯成自然的动作,但从对贵重物品漫不经心的态度上,反映出女主人的奢华与娇纵。

五、六两句对特定的场合作进一步的交待与渲染。炉火正旺,烧的是珍贵的香木,袅袅青烟散发出强烈的香气,表明时下还是寒冬季节,然而在这温暖如春的环境里,丝毫感觉不到寒冷的威逼,反而与画屏中的景物取得某种协调。这是一个新婚之夜,一条丝带系着两个高脚酒杯的杯脚,这是婚礼的象征物,称为连理杯,象征一对新人结成百年之好,也就是所谓的“合卺”。女主人嫁得如意郎君,从此步入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那份幸福就不用说了。此时此刻,新婚燕尔,喜气洋洋,正是良宵一刻值千金,春天也似乎提前悄然降临。

屏风之内的世界如此幸福美满,没有一点遗憾,屏风之外的世界又是怎样呢?七、八两句作了回答,那是一个全无遮蔽的世界,冷月高悬,风凄露清,城上乌鸦的啼叫声,一阵阵传入贫女的耳中,更增添了独凄孤眠的惆怅意味。

整首诗以屏风为线索,写出了屏内屏外两种妇女截然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一面是“沉香火暖茱萸烟”,一面是“月风吹露屏外寒”,一个“暖”字,一个“寒”字,显示出两者之间根本的差别。一面是画屏曲抱,新婚燕尔,一面是孤枕难眠,愁听啼乌。从表面看,诗人只是客观描述了两种妇女的不同命运,实际上作品的倾向仍然十分鲜明。对于古代妇女来说,婚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而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际会,又是我国古典诗歌作品的传统表现手法。联系李贺本人身世,他家境贫寒,仕途受到排挤,尽管是少年英才,却长期沉沦下僚,甚至连参加进士考试都遭到别人的中伤、阻碍。这一切,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永远隔绝在荒野之中,失去君王的眷顾。由此看来,此诗以屏风为题,写出了一屏之隔的苦乐寒暖的悬殊差别,用意是十分深刻巧妙的。

此诗是逐句押韵的柏梁体,前六句描写精雕细琢,风格接近梁陈宫体诗,后二句以对比结尾,效果明显,又发展了六朝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屏风曲的背景

屏风曲是一首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全诗分两个部份,前六句写了一位新婚贵族妇女的生活片段。

《屏风曲》作者介绍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 李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