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2504首)
- 长恨歌
- 钱塘湖春行
- 观刈麦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卖炭翁
- 忆江南
- 琵琶行
- 大林寺桃花
- 问刘十九
- 池上
- 村夜
- 暮江吟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秋雨夜眠
- 春词
- 长相思·汴水流
- 后宫词
- 白云泉
- 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
- 花非花
-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 夜雪
- 题岳阳楼
- 缭绫
- 贺雨
- 秋思其一
- 竹枝词四首
- 井底引银瓶
-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南湖早春
- 悲哉行
- 夜雨
- 蓝桥驿见元九诗
-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 读史五首
- 勤政楼西老柳
- 山居
-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 秋思其二
- 早春即事
- 江楼夕望招客
- 杂感
-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 短歌行
- 杨柳枝词
- 长安春
- 晚秋夜
- 燕诗示刘叟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望月有感
- 李都尉古剑
- 紫薇花
- 别元九后咏所怀
-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 早兴
- 湖亭望水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 杭州春望
- 上阳白发人
- 惜牡丹花二首
- 庾楼晓望
- 寒闺怨
- 宴散
- 垂钓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南浦别
- 牡丹芳
- 杏园中枣树
- 重阳席上赋白菊
- 题李次云窗竹
- 村居苦寒
- 宿紫阁山北村
- 鸟
- 冷泉亭记
-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 新丰折臂翁
- 忆江南词三首
- 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
- 池上篇
- 舟中读元九诗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青门柳
- 杨柳枝词
- 忆江南·江南好
- 望驿台
- 琴茶
- 李白墓
- 清明夜
- 长相思·别情
- 七夕
- 八骏图
- 池上二绝
- 胡旋女
-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春题湖上
-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 晚桃花
- 新制布裘
- 阴雨
-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 放言五首
- 池上即事
- 对酒
- 轻肥
- 杜陵叟
- 杨柳枝
-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昭国闲居
- 和《大嘴乌》
- 春雪过皇甫家
- 寒食月夜
- 惜落花
- 夜筝
- 秋雨中赠元九
- 山泉煎茶有怀
- 池上早夏
- 登香炉峰顶
- 早寒
- 寒食野望吟
- 母别子
- 早冬
- 秋夕
- 为薛台悼亡
- 咏菊
- 微雨夜行
- 春风
- 池鹤二首
-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 鹅赠鹤
- 别州民
- 慈乌夜啼
- 简简吟
- 潜别离
- 除夜寄微之
- 长安春
- 红线毯
- 霓裳羽衣舞歌
- 闻虫
- 江楼月
- 船夜援琴
- 京兆府栽莲
- 魏王堤
- 东城桂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