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 Shan Ting

道山亭

--曾巩

Min ,Gu Li Zhou Zhe Ye 。

闽,故隶周者也。

Zhi Qin ,Kai Ji De ,Lie Yu Zhong Guo ,Shi Bing Wei Min Zhong Jun 。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Zi Yue Zhi Tai Mo ,Yu Wu Zhi Yu Zhang ,Wei Ji Tong Lu 。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Ji Lu Zai Min Zhe ,Liu Chu Ze Ai Yu Liang Shan Zhi Jian ,Shan Xiang Shu Mo Jian Duan ,Lei Shu Yi Nai Yi De Ping De ,Xiao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Ji Tu Huo Ni Ban Ru Yuan Geng ,Huo Chui Ya Ru Yi Fa ,Huo Ce Jing Gou Chu Yu Bu Ce Zhi Xi Shang :Jie Dan Mang Qiao Fa ,Ze

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Fu Dai Zhe Sui Ji Tu Ren ,You Ce Zu Ran Hou Neng Jin 。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

Fei Ji Tu Ren ,Han Bu Zhi Ye 。

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Ji Xi Hang ,Ze Shui Jie Zi Gao Xie Xia ,Dan Cuo Chu Ji Jian ,Ru Lin Li ,Ru Shi Ji Man Ye ,Qian Li Xia Shang ,Bu Jian Sho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Shui Hang Ji Xi Jian ,Huo Heng Su Liao Rou ,Huo Ni Zou Pang She ,Ji Zhuang Re Yin Jie ,Re Chong Lou ,Ji Xuan Re Lun ,Ji

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Zhou Su Yan Zhe ,Tou Bian Li ,Shi Hao Fen ,Zhe Po Ni 。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

Sui Ji Tu Chang Chuan Ju Zhi Ren ,Fei Sheng Er Xi Shui Shi Zhe ,Bu Gan Yi Zhou Yi Zi Ren Ye 。

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

Ji Shui Liu Zhi Xian Ru Ci 。

其水陆之险如此。

Han Chang Chu Ji Zhong Jiang Huai Zhi Jian Er Xu Ji De ,Gai Yi Ji Xia Duo Zu ,Qi Xu Ye Zai ?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Fu Zhou Zhi Hou Guan ,Yu Min Wei Tu Zhong ,Suo Wei Min Zhong Ye 。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Ji De Yu Min Wei Zui Ping Yi An ,Si Chu Zhi Shan Jie Yuan ,Er Chang Jiang Ji Na ,Da Hai Zai Ji Dong ,Ji Cheng Zhi Nei Wa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Lu Duo Jie Mu ,Er Jiang Duo Liang Neng ,Ren Yi Wu Shi Ju Li Xiang Jin ,Sui Xia Pin Bi Feng Ji Ju ,Er Fo 、Lao Zi Zhi Tu ,

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Cheng Zhi Zhong San Shan ,Xi Yue Min Shan ,Dong Yue Jiu Xian Shan ,Bei Yue Yue Wang Shan ,San Shan Zhe Ding Zhi Li 。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Ji Fu Shan ,Gai Fo 、Lao Zi Zhi Gong Yi Shu Shi Bai ,Ji Gui Gui Shu Jue Zhi Zhuang ,Gai Yi Jin Ren Li 。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Guang Lu Qing 、Zhi Zhao Wen Guan Cheng Gong Wei Shi Zhou ,De Min Shan Qin Yin Zhi Ji ,Wei Ting Yu Ji Chu ,Ji Shan Chuan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Cheng Gong Yi Wei Zai Jiang Hai Zhi Shang ,Wei Deng Lan Zhi Guan ,Ke Bi Yu Dao Jia Suo Wei Peng Lai 、Fang Zhang 、Ying Zh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Min Yi Xian Ju Yuan ,Gu Shi Zhe Chang Dan Wang ,Cheng Gong Neng Yin Ji De Zhi Shan ,Yi Yu Ji Er Mu Zhi Le ,Fei Du Wang J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Cheng Gong Yu Shi Zhou Yi Zhi Hang Wen ,Ji Xin Ji Cheng ,You Xin Ji Xue ,Er Ji Yu Gong You Ji Yu Ci 。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Gai Ji Sui Man Jiu Geng An Zhou ,Bai Jian Yi Da Fu ,You Bai Gei Shi Zhong 、Ji Xian Dian Xiu Zhuan ,Jin Wei Yue Zhou ,Zi

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标签:
人气:
道山亭的翻译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接连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着粗绳登上,有的垂直挂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分毫差错,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说的闽中。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沟通大海,船载的人和货物昼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门。山上多大树,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艺精湛的。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沿着山势,佛教、道教的庙现有数十上百处,它那宏伟奇异绝然不同的形状,也许已经用尽了人工之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赴任诛议大夫,接着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

道山亭的注释

暂无

道山亭的赏析

曾巩的散文在当时声名极著,在八大家中对后世的沾溉也最为深远。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章温醇深雅、思想深邃,更主要的是他出入诸家,文章中包含了丰富的表现艺术,足以为后世所师法。这篇《道山亭记》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道山亭记》是元丰二年(1079),作者受程师孟之请,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道山亭亦因此文而传名千古,至今犹存。道山亭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天车台左,熙宁元年(1068)郡守程师孟所建,登亭远眺,海门景色,尽纳眼中;鸟瞰墟市,万家楼阁,尽悉入足下。其状可比道家蓬莱三岛,故改山名为道山并以名亭。十年后,又倩曾巩作记。

这篇文章,曾巩以壮阔浩瀚的思潮,雄伟奇崛的文笔,描写了福建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以及风土民情,然后点出道山亭的景状及其寓意,如画龙之点睛,独传其神。

文章的描写一改曾氏平常平正雍和的风格,奇崛纵肆,巉刻多变,极似昌黎的古风。如其首段“其途或逆坂如缘绠,或垂崖如一发”一节,前状山行之奇,后摹水行之险。巧妙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险状迭出,炫人眼目。又从高处俯视,一展全貌。文章短句纷陈,用字尖新巉刻,视觉感受非常强烈。清人林纾以其亲历其地,赞扬这段文字能“穷形尽相,毫发不谬”,诚为的评。道山亭本以道家蓬莱三山而命名,本身实难落笔,而这段景物描写,却使全文“于无出色处求出色”,又能和文章立意相彰,洵为作手。由上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效果地取得除了取决于作者高超的描写手段,更主要得益于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本文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的处理是融为一体的,我们可以将他概括为“寓主于客”,也就是寓主意于客位。这里的主客关系,涵义比较宽广,它实际上包含了寓大于小、寓正于奇的意思在内。易言之,也就是文章看似避重就轻,淡化主要意图的直接表达,把主意蕴含到其他内容的描述中。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文章取法于太史公的曾巩对于这种手法运用得就更为娴熟了。我们可以就本文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道山亭记》极状闽郡“水陆之险如此”,陆行四顾皆山,道路峭狭曲折,“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水行则“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文章开头具体详尽地描绘闽地的险且远,“或逆坂如缘绠,或垂崖如一发”,“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极为具体,读之使人惊心动魄。次段又极言福州人力的瑰诡殊绝,但这些都不是不是此篇的主意。后面叙写福州郡守程思孟处于偏僻险远、一般做官的皆视为畏途的闽地而能“因其地之美,以寓其耳目之乐”,且为亭曰道山,以表示他“抗其思于埃壒之外”。亭名道山,是说登临之胜,可比于道家所说的蓬莱三山。因其亭而“其山水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这一段短短百余字,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意。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用了寓主意于客位的手法,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意,写程思孟不畏其地险远,而能安于其居,抗思尘外,这样好整以暇,才能做出政绩来,才是全文的主心骨。而这一层却没有明说,而是化了大量篇幅在客位上铺张渲染,将背后的含义蕴于其中,这就是这篇文章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运用的寓主意于客位的方法。

联系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来看,他们在细摹景状、寓志于物的表现手法上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但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黄》写景状物和议论的比重基本均衡,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写法;《道》采用寓主于客的手法,重在客位上的铺张渲染,而把议论的主意寓于客位,通过对比,凸现出主旨。

本文运用了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论说文的写作范式,文章显得新颖别致,因而具有很高得艺术性。

《道山亭记》主题严肃。百年后刘克庄叹曰: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榭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此前,梁克家在他纂成的《三山志》里记载道山亭是“程大卿师孟作.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宜比道家蓬莱山。元丰二年曾巩记、林希书”。

曾碑存世约300年,到元亡前4年张闾还“登道山读曾文定公记”,是后来某年亭圮碑没。终明之世,山上新添石刻未提道山亭。证明明初这一遗迹不在了。亭子后重建,隔又二百年,亭记碑却没找到。万历初,胡定复作道山亭,诸士侧竖感知碑,并无修复曾碑记载。刻有一篇好文章的碑竟如此泯灭。

如今在乌山所立《道山亭记》石碑是二十世纪90年代福州市政府请当代福州名书法家书刻的。近年,福州市政府陆续整修乌山景区,使之成为福州市旅游休闲的美丽景点。

道山亭的背景

道山亭是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风土民俗。道山亭旁有篆刻“天章台”。元朝萨都刺曾在此吟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道山亭之东有两块奇石。

道山亭相关古诗
《道山亭》作者介绍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 曾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