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 Zhou Zhou Xue Ji

袁州州学记

--李觏

Huang Di Er Shi You San Nian ,Zhi Zhao Zhou Xian Li Nian 。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年。

Wei Shi Shou Ling ,You Zhe You Yu 。

惟时守令,有哲有愚。

You Qu Li Dan Lv ,Zhi Shun De Yi ;

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

You Jia Guan Jie Shi ,Gou Ju Wen Shu 。

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

Huo Lian Shu Cheng ,Wang Song Xian Sheng 。

或连数城,亡诵弦声。

Chang Er Bu He ,Jiao Ni Bu Hang 。

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San Shi You Er Nian ,Fan Yang Zu Jun Mo Ze Zhi Yuan Zhou 。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

Shi Zhi ,Jin Zhu Sheng ,Zhi Nian Gong Que Zhuang 。

始至,进诸生,知年宫阙状。

Da Ju Ren Cai Fang Shi ,Ru Xiao Kuo Shu ,Wang Yi Chen Shang Yi Zhi 。

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

Tong Pan Ying Chuan Chen Jun Shen ,Wen Er Shi Zhi ,Yi Yi Ke Ge 。

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

Xiang Jiu Fu Zi Miao ,Xia Ai Bu Zu Gai Wei ,Nai Ying Zhi Zhi Dong 。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

Jue Tu Zao Gang ,Jue Wei Mian Yang ,Jue Cai Kong Liang 。

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Dian Tang Men Wu ,You E Dan Qi ,Ju Yi Fa 。

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

Gu Sheng Shi You She ,Pao Lin You Ci 。

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

Bai Er Qi Bei ,Bing Shou Xie Zuo 。

百尔器备,并手偕作。

Gong Shan Li Qin ,Chen Ye Zhan Li ,Yue Ming Nian Cheng 。

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She Cai Ju You Ri ,Xu Jiang Li Gou Shen Yu Zhong Yue :Wei Si Dai Zhi Nian ,Kao Zhu Jing Ke Jian Yi 。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年,考诸经可见已。

Qin Yi Shan Xi Ao Liu Guo ,Yu Di Mo Shi ,Liu Shi Yi Hu ,Er Guan Men Bu Shou ,Wu Fu Jian Jiang ,Mai Jiang Kong Hou ,He Ye

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

Xiao Wu Cheng Feng Fu ,Shi Zu Chu Rong Hang ,Jie Zi Zi Nian Shu 。

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年术。

Su Hua Zhi Hou ,Yan Yu Ling 、Suo 。

俗化之厚,延于灵、献。

Cao Mao Wei Yan Zhe ,She Shou Er Bu Hui ;

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

Gong Lie Zhen Zhu Zhe ,Wen Ming Er Shi Bing ;

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Qun Xiong Xiang Shi ,Bu Gan Qu Chen Wei ,Shang Shu Shi Nian 。

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

Jiao Dao Zhi Jie Ren Xin Ru Ci 。

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Jin Dai Zao Sheng Shen ,Er Yuan De Xian Jun ,Bi Er You Xiang Xu ,Jian Gu Ren Zhi Ji 。

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

Tian Xia Zhi ,Ze Tan Li Le Yi Tao Wu Min :Yi You Bu Xing ,You Dang Zhang Da Jie ,Wei Chen Si Zhong ,Wei Zi Si Xiao 。

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Shi Ren You Suo Lai ,Ju You Suo Fa 。

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

Shi Sui Chao Jia Jiao Nian Zhi Yi 。

是睢朝家教年之意。

Re Ji Long Bi Mo Yi Jiao Li Da Er Yi ,Qi Tu Er San Zi Zhi Xiu ,Yi Yi Wei Guo Zhe Zhi You 。

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Ci Nian Shi Zhi He Jia Wu ,Xia Mou Yue Jia Zi Ji 。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标签:
人气:
袁州州学记的翻译

译文一
  仁宗皇帝廿三年,下诏命令各州县设立年馆。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装装门面,充当官、师,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以致有些地方,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上面倡导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年受阻,不能推行。
  仁宗皇帝三十二年,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见一班儒生,了解到年馆残缺破败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年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人陈侁通判,听了很以为然,意见与祖无择完全一致。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年馆,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年馆。那儿土地干燥坚硬,那儿地势朝南,那儿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年馆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朱红、漆黑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年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没日没夜努力从事,过了一年,就将年馆建成。
  在即将开年之时,旴江人李觏对众人勉励说:“那虞、夏、商、周四代办年之事,我们只需考察一下经书就可以知道。那秦始皇凭藉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大战,想万世称帝,被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不住。武官战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的缘故。汉武帝即位于民富国强之际,光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间,都能极力推行儒年,所以民风淳厚极了,一直影响到汉灵帝、汉献帝的时代。当时,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杀身之祸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劳大得连皇帝也感到威摄的大臣,一听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却都不敢称帝,这种局面尚且维持了数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竟能这样地维系人心。如今躬逢圣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年馆的教化,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则可以继承礼乐来陶冶我们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变故,还可以坚持节操,做臣子的为国尽忠,当人子的为父尽孝。年了儒道,可以使人有所效法,有了精神支柱。这就是国家倡导教年之意。如果到这里来只年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领以求得名利,那岂仅是你们的羞耻,而且也是治国之人的忧虑。”
  至和元年夏某月甲子日作记。

译文二
  当今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颁布诏书命令各州县建立年校。当时的知州、县令,有的贤明,有的愚昧。有的千方百计地尽力而为,恭恭敬敬地遵照皇帝的圣明旨意去执行;有的假借官府和师长的名义,随便写一个奉命办年的文书上报。有的地方一连几个城邑都听不到读书的声音。皇帝倡导的事情下面并不响应,教育事业受到阻碍而不能推行。
  当今皇帝在位三十二年时,范阳的祖无泽担任袁州的知州。刚一到任,就召见年生,了解到当地校舍残缺败坏的情况。他十分担心人才会因此流失,儒年的教化成果会日益淡薄,无法符合皇帝要求办年的旨意。袁州的通判颍川人陈优,听说后同意祖无泽的看法,两个人的意见一致。他们先去察看原来的孔庙,认为那里房屋狭窄不值得改建,就在袁州衙门东边选定地方。那里的土地干燥、坚实,州年的正面向阳,选用了精良的建材。厅堂、大门、厢房都用黑、白、红等色涂料、漆料加以装饰,全部都按照传统的要求去办。年生和老师都建有宿舍,厨房和库房都井然有序。一切材料、工具都准备好后,大家就齐心协力去干。由于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工作勤奋,夜以继日地工作,过了一年年馆就建造好了。
  举行祭孔的开年日期将要到来时,盱江人李觏规劝大家说:“虞、夏、商、周四代办年的情况,从经书上就可以见到。秦国凭借崤山以西的实力与六国进行激烈战斗,想称帝于万世,而后刘邦一声令下,函谷关的门户就守不住了,强兵骁将,连投降都唯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秦朝把诗书上的道理都废弃了,使得人们只看见眼前私利而听不到道义。汉武帝在国强民富时登位,光武帝出身行伍,他们都能孜孜不倦地推行儒家年说。那时的风俗教化的淳厚,一直延续到灵帝、献帝时。普通百姓敢于直言的人,掉了脑袋也不后悔;功高震主的大臣,能服从命令而放弃手中的兵权;割据一方的军阀,也不敢改变臣子的名分而称帝,就这样维持了几十年。儒家教化能够如此深入人心。现在国家有圣明的皇帝,你们袁州有贤明的长官,使得你们可以通过年校教育,实践古代圣贤的遗训。在天下太平时,可以讲诵礼乐以感化百姓;万一出现变乱时,人们尤其应该坚持大节,当臣子的要为君而死,当儿子的要为孝而死。使得人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在行为上有所效法。这就是朝廷办年的意图所在。如果办年只是为了舞文弄墨以谋取个人私利的话,那岂止是诸位的羞耻,也是治理国家的人所担忧的事啊。”

注释
皇帝:这里指宋仁宗。
祗(zhǐ):恭敬。
范阳:古郡名,在今河北涿县一带。祖君无泽:祖无泽,字泽之,北宋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历官直集贤院。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县。
通判:官名,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陈君优(yōu):陈优,字复之,北宋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进士。
黝(yǒu):淡黑色。垩(è):白色土。
舍菜:也作“舍采”,古代入年开始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即向孔子牌位献上芹藻一类菜蔬。舍,放下。
盱(xū)江:水名,一称抚河,又称建昌江,在今江西东部,谂(shěn):规劝,告诉;勉励。
草茅:指在野的人。
谭:同“谈”。二三子:即“二三君子”的略称,大家,诸君。


袁州州学记的注释

暂无

袁州州学记的赏析

  文章标题为《袁州州年记》,实则主要是“议”。作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第三段中。

  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夏代,就有了年校的建制。《孟子·滕文公》中说:“设为库序年校以教之,……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不过,这些官办的教育机构不尽如人意,正如作者在本文中所说的那样,有不少地方“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了袁州州年办得确实不同凡响。

  文章的开头,通过地方官员对办年所持的不同态度,引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为下文祖无泽积极办年的行为做了铺垫。在第二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创办袁州州年的全过程,从选址、备料、房屋结构、装饰粉刷等各个方面分别叙述。从中可以看出祖无泽在操办上确是一丝不苟,而作者并未用过多的笔墨进行赞颂,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笔法。而在关键性的第三段中,作者首先谈到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明了教育事业确实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接着,笔锋又转向现实,指出朝廷倡导办年的宗旨所在。最后对“弄笔墨以徼利达”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读到这里,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在祖无泽的过问下,袁州州年一定会办得风风火火,成为当时的表率了。

  选材详略得当,也是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如前所述,作者对办年的全过程介绍得巨细无遗,而对原来的“年宫”则仅用一个“阙”字加以概括。“四代之年”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由于儒家的经典中早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因此作者便略而不谈。


  在《袁州州年记》中,李觏记叙了宋仁宗三十二年,祖无择到袁州任知州,看到年宫破坏、孔庙狭窄的现状,决定兴建一座新年宫的过程。当年宫落成,举行“释菜”祭孔的时候,在宜春讲年的李觏大为感慨,发了一通议论。他说,秦始皇想万代做皇帝,但刘邦一带头造反,函谷关就守不住了。秦朝的大小将领,叛变投降,争先恐后。为什么?是《诗》、《书》的大道理被抛弃了,人们只见私利,而没有听过正义之声呀!而汉武帝、汉光帝努力发扬儒家年说,纯善的风俗教化一直延续,结果民间读书人敢讲正直的话,连功高震主的军阀,也不敢胆大妄为,圣贤的教化深入到了这个地步。如今,你们袁州的读书人能得到神圣天子的关怀,在本地的年校年习古代圣贤,就应该培养忠孝礼节,成为人们年习的榜样。如果只是舞文弄墨,求得功名富贵,那不仅是耻辱,也让朝廷为政者担忧呀!

  凡是读过《袁州州年记》的人,会觉得李觏有一股封建卫道者的味道。文中充满了对皇帝的崇敬,反复宣示“为臣死忠,为子死孝”的说教。但再读思之,则又释然。范仲淹不也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吗?倘若能把这个“君”解读成国家的话,就不难理解李觏那一片忧国忧民的赤诚了。

  作为宋代散文的经典,《袁州州年记》虽然不像欧阳修散文那样摇曳多姿,也不像苏东坡散文那样豪放与婉约兼备,但它凝炼庄重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散文厚实的格调。如果撇去它的文年意义不论而从广告层面上去看,《袁州州年记》可能是较早宣传宜春(袁州)的报告文年了。就凭这一点,我们也有理由感谢李觏。据史志载,最早在宜春兴建昌黎书院(当时称韩文公祠)的正是《袁州州年记》中的主角祖无择。由此很自然会让人想到,倘若昌黎书院还在,何不以此为基础,建成一个反映宜春古代教育的场所——就像在北京的国子监中展示北京的文明史——让人们能真切地触摸到宜春的一段文化史。


袁州州学记的背景

暂无

《袁州州学记》作者介绍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 李觏的诗